根据传说,远古时期,"年"和虎狼一样,是凶猛的野兽,常于寒冬新春时,在夜间深入村庄伤害人畜,令人叫苦连天。有一年腊月三十傍晚,"年"到了一个村庄,恰好有牧童用鞭子,"年"听到后就逃到了另一个村庄,这时看见一个妇人晒出了红衣,就又慌张地跑了。后来人们就知道这个害人的家伙害怕红色和鞭声,每到除夕之夜人们就在院内点燃篝火,挂起红灯笼,通宵达旦。其实旺火也并不一定是传说中那样由来的,主要是在除旧迎新的时候,人们图个吉祥如意,喜庆热闹。在北方地区,气候寒冷,木材匮乏,但地下的煤资源丰富,到了宋朝时期,人们就开始用煤炭代替木材,篝火变成了旺火,关于旺火的寓意,取其六畜兴旺,来年光景红火。

旺火涉及的地区包括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五省区,大约112个县。不同地区,旺火的名称不同,庆祝时间亦不同。
在山西、河北民间,由于风俗习惯各有不同,旺火的形状也有所区别,因此,旺火的名称也各异。在山西大同、河北张家口、内蒙古靠近山西的地区,人们把旺火称作"达达火";在晋东南高平、壶关等地
民间,旺火又被称为"正火";在吕梁一带,又把旺火称作"棒槌火"。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大同县,"元旦,家家凿炭伐薪,磊磊高起,状若小浮图,及时发之。"因此,人们又用"浮图"给旺火命名,叫"浮图
火"。
河北的一些地区,煤炭资源不及山西,人们便以柴、干草代炭,兴旺火也被称作烧"照新草"。 内蒙古乌兰察布、山西大同把"垒旺火"叫"拢旺火",寓意把"财"、"喜"、"福"之神拢在一起。
在规模、举行时间方面,有统计数据显示:
1.华北地区山西境内旺火.盛,河北次之。
2.在《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•华北卷》的136条条目中,出现于元旦和除夕的旺火比例.多,共111条,正月十五、十六的条目仅占34条。"祀神祀先"山西主要在元旦五更天举行,而河北主要在除夕夜
举行。在时间上虽有地区习俗微有差异,单均为年节交替时刻。